別名 | 蘿卜防己、土木香。 |
漢語拼音 | guan nan xiang |
英文名 | Fruit of Kwangsi Dutchmanspipe |
藥材基原 | 為馬兜鈴科植物圓葉馬兜鈴的根。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管南香 木質(zhì)藤本。根紡錘形,常數(shù)條從莖基部長出。嫩枝扁圓形,被褐色絨毛。葉柄長8-10cm,密被長綿毛;葉片革質(zhì),卵形、圓心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0-35cm,寬15-30cm,先端短尖,基部深心形,基部兩側(cè)裂片圓形,擴(kuò)展,全緣,下面密被白色絲質(zhì)長綿毛,基出脈3-5條;▎紊蚺懦缮倩ǖ目偁罨ㄐ,生于老莖基部;花梗長2-4cm,密被短粗毛,向下彎垂;小苞片鉆形,密被短粗毛;花被管中部急劇彎曲且膨大呈囊狀,囊長1-2cm,中部最寬處直徑達(dá)2cm,下部的管較上部長,淡黃綠色而有紫紅色脈紋,花被管的是最上部擴(kuò)大呈極歪斜喇叭狀;檐部長圓形,邊緣3裂,上面2裂片較大,三角形,下面較小,闊三角形,暗紫色,常明顯向外翻卷;喉部愛四方形,具剛毛和紫色斑紋。蒴果卵形,長約5cm,褐棕色,有6棱。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溝闊葉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全年可采,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寒 |
歸經(jīng) | 胃經(jīng) |
功效 | 清熱解毒;理氣止痛;舒筋活絡(luò)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 |
主治 | 癰疽腫痛;胃痛;腸癰腹痛;風(fēng)濕痹痛;跌打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每次1.5-3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咽喉炎:干大百解薯研粉,五分至一錢,開水送服。(《廣西中草藥》)②治癰瘡腫毒:鮮大百解薯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辯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廣西藥植名錄》:清涼退熱,解毒。治頭暈,喉痛,胃病,腹痛,瘡疥,刀傷,蛇傷。 2.《云南中草藥選》:祛瘀生肌,涼血,行氣止痛。治瘧疾,肺結(jié)核,跌打損傷,胃脹痛。 |
考證 | 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Aristolochia cathcartii Hook.f. |
科屬分類 | 馬兜鈴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