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山韶子、毛荔枝。 |
漢語拼音 | shao zi |
英文名 | Hainan Rambutan,Fruit of Hainan Rambutan |
藥材基原 | 為無患子科植物韶子的果實(shí)。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韶子 常綠喬木,高10-20m或更高。小枝有直紋,干時(shí)灰褐色,嫩部被銹色短柔毛。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葉連柄長20-40cm;小葉常4對,很少2或3對;小葉柄長5-8mm;葉片薄紙質(zhì),長圓形,長6-18cm,寬2.5-7.5cm,兩端近短尖,全緣,背面粉綠色,被柔毛,側(cè)脈9-14對或更多;▎涡,雌雄同株或異株;花序多分枝,雄花序與葉近等長,雌花序較短;萼長1.5mm,密被柔毛;花盤被柔毛,雄蕊7-8,花絲長3mm,被長柔毛;子房2裂,2室,被柔毛。果橢圓形,紅色,連刺長4-5cm,寬3-4cm;刺長1cm或過之,兩側(cè)扁,基部闊,先端尖,彎鉤狀;ㄆ诖杭荆谙募。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東西部、廣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約以北回歸線為其北限。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00-1500m的密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向陽的環(huán)境。在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的條件下,結(jié)果量多。適于在上層深厚, 較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上上種植,低洼積水的土地不宜栽培。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春、秋二季均可播種。春播在3月,秋播在9-11月。以秋季隨采隨播為好。按行距30cm開溝,深4-5cm,每隔5cm點(diǎn)播1顆種子,播后覆蓋上,澆水保溫。經(jīng)育苗1年后,可定植。由于地區(qū)和季節(jié)不同,分為春植和秋植。氣候溫暖地區(qū),宜秋植,稍冷地區(qū),宜春植。定植時(shí),按行株距350cm×350cm開穴,每穴栽種1株。 田間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3次,并結(jié)合追肥。冬季應(yīng)進(jìn)行修剪,幼樹注意造形,成年樹剪去過密陰枝、纖弱枝,使其樹冠各部均衡生長。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季采收成熟果實(shí),烘干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1.種仁含油36.26%。 2.樹皮含鞣質(zhì)11.02%,果皮含躁質(zhì)23.65%。 3.原種Nephelium lappaceum 的果實(shí)含多量維生素 C,果皮含皂甙。種子脂皂化后可得廿(烷)酸(Eicosanicacid)20.6%。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酸;溫 |
歸經(jīng) | 脾;胃經(jīng) |
功效 | 散寒;止。唤舛 |
功效分類 | 收澀藥;行氣藥 |
主治 | 痢疾;心腹冷痛;瘡瘍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本草拾遺》:主暴痢,心腹冷。 2.《陸川本草》:果殼,消炎殺菌。治口腔炎、痢疾,洗潰瘍。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本草拾遺》:韶子生嶺南。子如栗,皮肉核如荔枝!稄V志》云:韶葉似栗,有刺,斫皮內(nèi)白脂如豬,味甘酸,亦云核如荔枝也。 2.《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海南韶子,果核(種子)有毒,雖經(jīng)炒熟,但多食引起腹痛,頭暈,發(fā)熱,嘔吐;嚴(yán)重的不能站立,以至發(fā)狂。解救方法:洗胃;服蛋清、維生素 C、活性炭,飲糖水或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如狂躁時(shí),則注射冬眠靈和水合氯醛灌腸等對癥治療。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Nephelium chryseum Bl. |
科屬分類 | 無患子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