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yang mei y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楊梅科植物楊梅的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喬木,高可達12m,樹冠球形。單葉互生;葉片長橢圓或倒披針形,革質,長8-13cm,上部狹窄,先端稍鈍,基部狹楔形,全緣,或先端有少數(shù)鈍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色稍淡,平滑無毛,有金黃色腺體。花雌雄異株;雄花序常數(shù)條叢生于葉腋,圓柱形,長約3cm,黃紅色;雄花具1苞,卵形,先端尖銳,小苞2-4片,卵形,雄蕊5-6枚;雌花序為卵狀長橢圓形,長約1.5cm,常單生于葉腋;雌花基部有苞及小苞,子房卵形,花柱極短。有2枚細長柱頭。核果球形,徑約1.8cm,外果皮暗紅色,由多數(shù)囊狀體密生而成,內果皮堅硬,徑約9mm,內含無胚乳的種子1枚;ㄆ4月。果期6-7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低山丘陵向陽山坡或山谷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通常在栽培整枝時采,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微辛;性溫 |
歸經 | |
功效 | 燥濕祛風;止癢 |
功效分類 | 燥濕祛風藥;止癢藥 |
主治 | 皮膚濕疹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yrica rubra (Lour.) Sieb.et Zucc.[Mosella rubra Lour.] |
科屬分類 | 楊梅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