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白龍昌菜、白花益母草、白龍串彩
|
漢語拼音 |
bAI long chuAn cA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唇形科植物膿瘡草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膿瘡草,多年生草本,高30-35cm。且粗大的木質(zhì)的主根。莖直立,四棱形,基部近木質(zhì)化,密被白色短絨毛。葉對生;葉柄與葉片近等長,被絨毛;葉片輪廓為寬卵圓形,寬3-5cm,莖生葉掌狀5裂,裂片常達(dá)基部,寬2-4mm,常有2-3對大齒或淺裂片,小裂片條狀披針形,上面密被短毛,下面被緊密的絨毛。輪傘花序多花,多數(shù)密集排列成頂生假穗狀花序;小苞片鉆形,先端刺尖,被絨毛;花萼筒狀鐘形,長1.4-1.8cm,外面密被絨毛。輪傘花序多花,多數(shù)密集排列成頂生假穗狀花序;小苞片鉆形,先端刺尖,被絨毛;花萼筒狀鐘形,長1.4-1.8cm,外面密被絨毛,萼齒5,稍不等大,前2齒略長,先端短刺尖;花冠淡黃或白色,長3-4cm,外面被絲狀長柔毛,上唇盔狀,下唇淺3裂,有紅條紋,中裂片較大,心形,側(cè)裂片卵圓形;雄蕊4,前對稍長,略被微毛柔毛,花藥2室;子房4裂,花柱略短于雄蕊,柱頭2淺裂;花備用平頂。小堅(jiān)果卵狀三棱形;ㄆ7-9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內(nèi)蒙古西南部、陜西、寧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900-1300m的砂地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 、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莖呈方形,彎曲而有分枝,直徑2-5mm,表面密被白色顫毛。葉對生;葉片多卷曲皺縮,展平后近圓形或?qū)捖研,長2-4cm,寬3-5cm,莖生葉常狀3-5深裂,裂片狹楔形,寬2-6mm,小裂片卵形至披針形,上面密生短毛,下面密生緊密的白顫毛;葉柄細(xì)長,扁平,被白顫毛。輪傘花序多花,萼筒外面被顫毛,唇形花冠淡黃白色,具長柔毛。氣微,味淡微苦。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微苦;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調(diào)經(jīng)活血;清熱利水
|
功效分類 |
調(diào)經(jīng)活血藥;清熱利水藥
|
主治 |
產(chǎn)后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急性腎炎;乳腺炎;丹毒;癤腫;膿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熬膏。外用:適量,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Panzeriae Alaschanic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anzeria alaschanica Kupr.
|
科屬分類 |
唇形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