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2,13(7):296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石榴皮8g,砂仁2g,木香2g,炙甘草2g,黨參6g,白術6g,茯苓6g,藿香6g,葛根10g,車前草10g。 |
加減 | 若脾虛型腹瀉用基本方;傷食型,瀉前腹痛,加神曲、麥芽,傷肉食,重加山楂;傷瓜果,加丁香;傷乳食型,加炒麥芽、谷芽、山楂;脾虛驚恐型,加辰砂、鉤藤;脾腎陽虛型,加黑故紙、附片;風寒型,加蘇葉、防風;濕熱型,去石榴皮、砂仁、黨參,加黃連、黃芩、滑石。 |
功效 | |
主治 | 腹瀉。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漬20分鐘后煎取汁60-90ml,每日1劑,每次10-15ml,分6次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腹瀉500例均為2周歲以下嬰幼兒,其中男280例,女220例;病程半天至10日。中醫(yī)辨證分型為傷食型、脾虛型、脾虛驚恐型、風寒型、濕熱型和脾腎陽虛型六型。診斷依據(jù)和療效評定均按《中醫(yī)內(nèi)外婦兒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為依據(jù)。結果500例患兒全部治愈,服1劑愈者400例,2劑愈89例,3劑11例,治愈率為100%。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