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國民間療法2002,10(4):43-44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柴胡、郁金、當歸、赤芍、丹參、茜草根、葛根、澤瀉、黃芪、茯苓、枳實、白花蛇舌草。 |
加減 | |
功效 | 健脾利濕,清熱解毒。 |
主治 | 慢性乙型肝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次2丸,日3次口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大慶市第二醫(yī)院王義祿等,觀察了降黃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診斷標準:均符合1995年5月北京病毒性肝炎診斷治療方案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輕、中度)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本組用降黃丸,對照組用澳泰樂沖劑,每次10g,日3次口服。消化道癥狀較重,黃疸,血膽紅素高于50umol/L者給予靜點10%葡萄糖300ml加肝細胞生長素100mg,日1次,3個月為1療程。治療前及治療后均檢測肝功、血膽紅素、乙肝五項、HBVDNA。療效標準:顯效:自覺癥狀消失,ALT恢復(fù)正常,血膽紅素恢復(fù)正常。好轉(zhuǎn):主要癥狀消失,ALT明顯下降,血膽紅素下降至原來的50%以上,或ALT正常,但黃疸未正常,或黃疸正常,但ALT未下降至正常。無效:療效滿3個月實驗室檢查指標無明顯變化或惡化。結(jié)果:本組60例,顯效45例,好轉(zhuǎn)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0%;對照組37例,顯效19例,好轉(zhuǎn)9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5.7%;本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1)。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