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含州咪
|
年份 | nyiemh zou miev
|
別名 | |
來源 | |
形態(tài)特征 | 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單葉互生,卵狀菱形或橢圓形,長2.5~8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邊有鈍鋸齒,兩面被疏柔毛或無毛。花單性,雌雄同株,穗狀花序腋生,無花瓣;雄花序短,生于小苞片腋內(nèi);雌花序生于葉狀苞片內(nèi),苞片開展時腎形,合時如蚌;蒴果開裂為3個2裂的分果爿;ㄆ5~7月,果期7~10月。
|
生態(tài)分布 | |
采集加工 | 5~7月間采,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苦、澀,性涼。
|
功效 | 清熱解毒,利濕,涼血止血。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
方例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 |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xiàn) | [1]金繼曙等:《中草藥通訊》,1977,8(10):13。 [2]《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上冊),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6:702。 |
藥理參考文獻(xiàn) | [1]福建寧化縣醫(yī)院:《醫(yī)藥衛(wèi)生》,1971,(1):49。
[2]金繼曙等:《中草藥通訊》,1977,8(10):13。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