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凱臺突干
|
年份 | guih ndoin due gorn
|
別名 | |
來源 | 蝶形花科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lis Lour.的根、莖、葉。
|
形態(tài)特征 | 纏繞草質(zhì)藤本,各部被淡黃色柔毛。羽狀3小葉,頂生小葉卵狀菱形或菱形,長2.5~6厘米,寬2~5.5厘米,側(cè)生小葉偏斜且較小,頂端鈍,有突尖,基部近圓形,邊全緣,兩面有長柔毛,下面還有紅褐色腺點,基出3脈。總狀花序腋生,1或2~3個同生一葉腋,有花10余朵;花蝶形,兩性;花萼鐘狀,5齒裂,外被毛和腺點;花冠黃色;雄蕊10,二體(9+1);子房上位,被毛和密腺點。莢果長橢圓形,紅褐色,種子間略收縮;種子2顆,橢圓形,光亮;ㄆ5~9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土坡上、雜草中或攀樹上。產(chǎn)于廣西各地縣市;分布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朝鮮、日本也有。
|
采集加工 | 5~6月采,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苦、辛,性平。
|
功效 | 消積散結(jié),涼血,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祛風除濕。
|
傳統(tǒng)應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
|
方例 | |
化學成分 | |
藥理 |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
藥理參考文獻 |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