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Dao dou
|
蒙藥名 | 勃仁-芍沙
|
別名 | 哈拉瑪芍沙,色勒莫-寶日朝格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刀豆的種子。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刀豆 Canaualia gladiata (Jacq.)DC.
一年生纏繞草質(zhì)藤本。莖無毛。三出復(fù)葉,葉柄長8~12cm;小葉片闊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8~20cm,寬5~16cm,全緣?偁罨ㄐ蛞干,花流,有短梗;花萼二唇形,上唇大,2裂,下唇3齒,卵形;花冠淡紅色或淡紫色,蝶形,長3~4cm,旗瓣圓形,冀瓣較短,約與龍骨瓣等長,龍骨瓣彎曲;雄蕊10枚,連合為單體;子房具短柄。莢果大而扁,長10~30cm,徑3~5cm,被優(yōu)生短細毛,邊緣有隆脊,無端彎曲成鉤狀,內(nèi)含種子10~14粒。種子粉紅色或紅色,種臍約占全長的3/4,扁平而光滑;ㄆ6~7月,果期8~10月。
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栽培。
2.洋刀豆Canaualia ensi formis(L.)DC.
直立或半直立草本或亞灌木,高60~100cm。植株初時被白毛、短伏毛,漸變無毛。三出復(fù)葉;小葉斜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8~19cm,寬7~9cm,先端急尖或漸尖,并有細尖頭,基部楔形或圓楔形,側(cè)生小葉偏斜。總狀花序長25~38cm,近基部開始有花;花序軸有密集、肉質(zhì)、隆起的節(jié);小苞片著生于萼基部,鱗片狀;花冠紫色,蝶形,長25mm,子房近無柄,被白色短柔毛,花柱無毛。莢果長20~35cm,寬2.5~4cm,果瓣厚革質(zhì);種子10~14顆,橢圓形,略扁,長達3cm,寬約2cm,種皮白色,種臍約為種子的1/2。花期6月,果期8月。
原產(chǎn)于西印度群島。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等地普遍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不耐寒霜。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以排水良好而疏松的砂質(zhì)壤土栽培為好。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干4月上旬清明前后播種,由于種皮堅硬,吸水慢,要先用水浸泡-晝夜后再播。按行距60cm,穴距45cm,深10cm挖穴,每穴播種子3~4顆,施豬糞水后,蓋火灰及細土約厚4cm。不能使用人糞,因易爛種爛根。
田間管理 苗高5~6cm時勻苗,補苗,每穴留壯苗2株,并進行中耕除草,追肥一次。在5月下旬,設(shè)支柱引藤上架,再除草,追肥一次,肥料都以豬糞水為主。
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斑蝥,咬食花果。可在早晨露水未干其不能飛動時,戴手套捕捉,用開水燙死,曬干供藥用。
|
采收加工 | 秋季種子成熟時,采收果實,曬干剝?nèi)》N子;蛳葎?nèi)》N子然后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1)刀豆 種子呈扁卵形或扁腎形,長2~3.5cm,寬1~2cm,厚0.5~1.5cm。表面淡紅色,紅紫色或黃褐色,少數(shù)類白色或紫黑色,略有光澤,微皺縮,邊緣具灰黑色種臍,長約種子的3/4,寬約2mm,其上有類白色膜片狀珠柄殘余,近種臍的一端有凹點狀珠孔,另端有深色的合點,合點與種臍間有隆起的種脊。質(zhì)硬,難破碎。種皮革質(zhì),內(nèi)表面棕綠色,平滑,子葉黃白色,胚根位于株孔一端,歪向一側(cè)。氣微,味淡,嚼之具豆腥氣。
(2)洋刀豆 種子表面白色或類白色,種臍長約為種子的1/2。
均以粒大、飽滿、色淡紅者為佳。
顯微鑒別 種皮橫切面 表皮為1列柵狀細胞,種臍部位則為2列,長170~272μm,寬14~26μm,壁自內(nèi)向外增厚,外線有1條光輝帶。表皮下為2~6列支柱細胞,種臍部位列數(shù)更多,呈啞鈴狀,長60~172μm,寬34~63μm,縊縮部寬12~24μm,壁厚1.7~5μm。其下為10余列薄壁細胞,內(nèi)側(cè)細胞呈頹廢狀。種皮下方為1至數(shù)列類方形或多角形胚乳細胞。種臍部位柵狀細胞的外側(cè)有種阜,細胞類圓形、不規(guī)則長柱形,壁較厚;內(nèi)側(cè)具管胞島,橢圓形,壁網(wǎng)狀增厚,具緣紋孔少見,其兩側(cè)為星狀組織,細胞星芒狀,有大型的細胞間隙。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粗粉0.5g,加70%乙醇7m1,沸水浴上加熱20min,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0.2m1,吸取20μ1,點樣于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3:1:1)展開,晾干,以1%茚三酮丙酮液噴霧后,于105℃烤5min,可見紫紅色斑點。(檢查氨基酸)
|
化學(xué)成分 | 1.刀豆種子 含蛋白質(zhì)28.75%,淀粉37.20g,可溶性糖7.50%,類脂物1.36%,纖維6.10%[1]。還含刀豆氨酸(canavanh)[2]、刀豆四胺(canavalmh)[3]、γ-胍氧基丙胺(γ-guanidinooxypropylamine)[4]、氨丙基刀豆四胺(amin-opropylcanavalmine)和氨丁基刀見四胺(aminobutylcanav-lmine)[5]。以及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e A)[6]和凝集素(ag-glutinin)[7]。
2.洋刀豆種子 含淀粉50%,蛋白質(zhì)31.00%~31.54%,脂質(zhì)3.48%~4.14%,纖維8.44%~9.24%,灰分2.85%~3.04%,總糖2.48%~2.75%及還原糖0.26%~0.40%[8]。種子脫脂后經(jīng)分析含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亞麻酸(lindenic acid)等脂肪酸,而不皂化部含羽扇豆醇(lupe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β-谷甾醇(β-stiosterol)[9]。種子還含羽扇豆醇-3-O-β-D-吡喃木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1upeol-3-O-β-D-xyl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ide〕[10],刀豆球蛋白(concanavaline)B[11],L-刀豆氨酸[12]及刀豆毒素(canatoxin)[13]。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甘,性溫。效柔、膩。
《金光注釋集》:“味苦、消化后味苦,膩、重、溫,味覺功能較強!
|
功效 | 清腎熱,補腎虛。
|
主治 | 主治腎傷,腎震,腎赫依病,腰腿酸痛。
《認藥白晶鑒》:“清腎熱。”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Spoladoce D S,et a1.C A,1989,111:213559m
(2)Yang R G,et a1.C A,1982,97:212638s
(3)Flljihaca S,et a1.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82,107(1):403
(4)Koei H,et a1.Biochem BioPhs Res Commun,1985,129(1):46
(5)Matzuzaki S,et a1.Phytochemistry,1990,2
|
蒙藥名出處 | 《認藥白晶鑒》、《蒙藥學(xué)》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