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理論教學 > 基礎學科 > 醫(yī)用實驗動物學 > 正文:動物實驗基本方法
    

動物實驗基本方法

 

 九、實驗動物采血方法

  實驗研究中,經(jīng)常要采集實驗動物的血液進行常規(guī)檢查或某些生物化學分析,故必須掌握血液的正確采集、分離和保存的操作技術。

  采血方法的選擇,主要決定于實驗的目的所需血量以及動物種類。凡用血量較少的檢驗如紅、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的測定,血液涂片以及酶活性微量分析法等,可刺破組織取毛細血管的血。當需血量較多時可作靜脈采血。靜脈采血時,若需反復多次,應自遠離心臟端開始,以免發(fā)生栓塞而影響整條靜脈。例如,研究毒物對肺功能的影響、血液酸堿平衡、水鹽代謝紊亂,需要比較動、動脈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和血液pH值以及K+、Na+、CI-離子濃度,必須采取動脈血液。

  采血時要注意:⑴采血場所有充足的光線;室溫夏季最好保持在25-28℃,冬季,15-20℃為宜;⑵采血用具有采用部位一般需要進行消毒;⑶采血用的注射器和試管必須保持清潔干燥;⑷若需抗凝全血,在注射器或試管內(nèi)需預先加入抗凝劑,F(xiàn)將采用血方法按動物和部位分別加以介紹。

  不同動物采血部位與采血量的關系可參考表11-7。

表11-7 不同動物采血部位與采血量的關系

采血量 采血部位 動物品種
取少量血 尾靜脈

耳靜脈

眼底靜脈叢

舌下靜脈

腹壁靜脈

冠、腳蹼皮下靜脈

大鼠、小鼠

兔、狗、貓、豬、山羊、綿羊

兔、大鼠、小鼠

青蛙、蟾蜍

雞、鴨、鵝

取中量血 后肢外側(cè)皮下小隱靜脈

前肢內(nèi)側(cè)皮下頭靜脈

耳中央動脈

頸靜脈

心臟

斷頭

翼下靜脈

頸動脈

狗、猴、貓

狗、猴、貓

狗、貓、兔

豚鼠、大鼠、小鼠

大鼠、小鼠

雞、鴨、鴿、鵝

雞、鴨、鴿、鵝

取大量血 股動脈、頸動脈

心臟

頸靜脈

摘眼球

狗、猴、貓、兔

狗、猴、貓、兔

馬、牛、山羊、綿羊

大鼠、小鼠

  常用實驗動物的最大安全采血量與最小的致死采用血量,見表11-8。

表11-8 常用實驗動物的最大安全采血量與最小致死采血量

動物品種

最大安全采血量(ml)

最小致死采血量(ml)

小鼠

0.2

0.3

大鼠

1

2

豚鼠

5

10

10

40

狼狗

100

500

獵狗

50

200

15

60

  (一)小鼠、大鼠采血法

  1.割(剪)尾采血

  當所需血量很少時采用本法。固定動物并露出鼠尾。將尾部毛剪去后消毒,然后浸在45℃左右的溫水中數(shù)分鐘,使尾部血管充盈。再將尾擦干,用銳器(刀或剪刀)割去尾尖0.3-0.5cm,讓血液自由滴入盛器或用血紅蛋白吸管吸取,采血結(jié)束,傷口消毒并壓迫止血。也可在尾部作一橫切口,割破尾動脈或靜脈,收集血液的方法同上。每鼠一般可采血10余次以上。小鼠每次可取血0.1ml,大鼠0.3~0.5ml。

  2.鼠尾刺血法

  大鼠用血量不多時(僅做白細胞計數(shù)或血紅蛋白檢查),可采用本法。先將鼠尾用溫水擦拭,再用酒精消毒和擦拭,使鼠尾充血。用7號或8號注射針頭,刺入鼠尾靜脈,拔出針頭時即有血滴出,一次可采集10~50mm3。如果長期反復取血,應先靠近鼠尾末端穿刺,以后再逐漸向近心端穿刺。

  3.眼眶靜脈叢采血 采血者的左手拇食兩指從背部較緊地握住小鼠或大鼠的頸部(大鼠采血需帶上紗手套),應防止動物窒息。當取血時左手拇指及食指輕輕壓迫動物的頸部兩側(cè),使眶后靜脈叢充血。右手持續(xù)接7號針頭的1ml注射器或長頸(3~4cm)硬質(zhì)玻璃滴管(毛細管內(nèi)徑0.5-1.0mm),使采血器與鼠面成45℃的夾角,由眼內(nèi)角刺入,針頭斜面先向眼球,刺入后再轉(zhuǎn)180度使斜面對著眼眶后界。刺入濃度,小鼠約2~3mm,大鼠約4~5mm。當感到有阻力時即停止推進,同時,將針退出約0.1-0.5mm,邊退邊抽。若穿刺適當血液能自然流入毛細管中,當?shù)玫剿璧难亢,即除去加于頸部的壓力,同時,將采血器拔出,以防止術后穿刺孔出血。

  若技術熟練,用本法短期內(nèi)可重復采血均無多大困難。左右兩眼輪換更好。體重20-25g的小鼠每次可采血0.2-0.3ml;體重200-300g大鼠每次可采血0.5-1.0ml,可適用于某些生物化學項目的檢驗。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頁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