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謝的研究可以說開始于16世紀,直到19世紀末前后,各國科學家陸續(xù)發(fā)現(xiàn)代謝率與人體表面積成正比,食物特殊動力作用,證實能量守恒定律也適用于人體,編制出食物熱值表以及能量轉換系數(shù)。人類的自身研究才開始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如物質代謝的合成反應、肌肉收縮、腺體分泌等等。而這些能量主要來源于食物。動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營養(yǎng)素可分為五大類: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加上水則為六大類。其中,碳水化合物、醫(yī).學全在線提供zxtf.net.cn脂肪和蛋白質經體內氧化可釋放能量。三者統(tǒng)稱為“產能營養(yǎng)素”或“熱源質”。這三類營養(yǎng)素普遍存在于各種食物中。糧谷類和薯類食物碳水化合物較多,是膳食能力最經濟的來源;油料作物富含脂肪;動物性食物一般比植物性食物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質;但大豆和硬果類例外,它們含豐富的油脂和蛋白質;蔬菜和水果一般含量較少。
通常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在人體內平均可產生代謝能力分別為4kcal、9kcal、4lcal.同時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5-7天內的熱能攝入量等于消耗量。
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