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曰∶有因而自汗,非病也,所謂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乃陰陽和而雨澤降也。惟無因而自汗,則為病矣,宜以甘劑補之。今考古人四方,率甘劑耳。
黃耆(炙) 防風(各一兩) 白術(二兩)
共為末。每服三錢。
氣虛自汗者,此方主之。
自汗者,無因而自汗也。常人不自汗者,由衛(wèi)氣固衛(wèi)于外,津液不得走泄,所謂陽在外,陰之衛(wèi)也。衛(wèi)氣一虧,則不足以固津液,而自滲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白術、黃耆、所以益氣。然甘者性緩,不能速達于表,故佐之以防風。東垣有言,黃耆得防風而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者也。是自汗也,與傷風自汗不同,傷風自汗,責之邪氣實。雜證自汗,責之正氣虛。虛實不同,攻補亦異,臨證者宜詳別之。
黃耆(炙) 人參 肉蓯蓉 zxtf.net.cn山茱萸(去核) 白術(炒) 當歸 肉桂(略炒) 五味子(炒)甘草(炙) 川芎 防風(各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熟地黃(二錢)
氣血俱虛,自汗者,此方主之。
人參、黃耆、白術、茯苓、甘草、防風、肉桂,實表氣而止自汗;當歸、川芎、熟 、肉蓯蓉、山茱萸、五味子,生津液而收陰氣。此氣血兩補之劑也。
麻黃根 黃耆(各一錢) 麥門冬 生地黃(各三分) 生甘草 當歸梢 生黃芩 半夏(各五分) 羌活(七分) 豬苓 蘇木 紅花(各二分) 五味子(七粒)
濕熱自汗,一身盡痛,脈濡者,此方主之。
濕無熱不作汗,濕得熱而蒸之,則能令人自汗。濕流百節(jié),故一身盡痛。濕為陰氣,故脈濡。風能勝濕,故用羌活。辛能燥濕,故用半夏。淡能滲濕,故用豬苓。濕傷氣,黃耆、甘草、麥冬所以益氣。濕傷血,蘇木、紅花、歸梢所以消瘀。五味子、麻黃根,收汗液而固表虛。生 、黃芩,涼陰血而除濕熱。
以艾煎湯,調茯苓末一錢服。
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者,此方主之。
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飲。火熱蒸其濕飲,故令此處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養(yǎng)心,淡能滲濕。艾葉醫(yī)學.全在線zxtf.net.cn香而澀,香能利氣,澀能固津。
點擊查看:<<醫(yī)方考>>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