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經(jīng) 作者:佚名
古人留下按摩經(jīng),一般手法人不明,人身經(jīng)絡(luò)有十二,三百六十五絡(luò)通,
周流一日零一夜,氣滯血凝病即生。腫痛有余古來理,酸麻之間氣血行,
不用湯藥來導引,按摩順得手法平,手法深淺按住病,重按輕抬要少停。
余今按摩已多載,釀作歌訣傳後生,學者如能明此訣,療病猶如火化冰,
庸醫(yī)多不明此理,莫把按摩術(shù)看輕。頭痛左右太陽穴,風池風府一樣攻,
連捏帶按十余次,須臾頭上即覺輕。雙目昏暗視不明,按覓睛明運目框。
鼻塞無聞香與臭,通利鼻竅按迎香。耳聾渾沌不聞聲,耳旁各穴均能聽。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諸穴皆可用。肩臂痿痹不能舉,肩禺按之效無疑。
兩肘攣痛動艱難,按罷曲池將肘牽。頭面手足諸般癥,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動脈,二七呼吸臂上通。鎖骨窩內(nèi)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云門肩頭巨骨下,按定動脈在內(nèi)生。此乃要摧肺中氣,二十一度氣要行。
極泉腋窩心脈始,按定此穴心竅清。乳旁期門是肝脈,重按腹內(nèi)亦有聲。
大包穴在乳筋內(nèi),此是脾經(jīng)脈絡(luò)通,斜按能調(diào)五臟氣,心胸之病往下沖。
兩手齊攏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闕中,指下氣動即是病,隨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兩腿宛如火來烤,熱氣走到兩腳中。
左右有動石關(guān)穴,此是積聚在內(nèi)橫,一樣按法往下送,淤氣下降病覺輕。
肓俞穴動腎氣走,抬手熱氣散如風,一樣按摩三五次,腹中輕快病無蹤,
是寒是火隨氣降,七疝原來是腎經(jīng)。盤臍有塊聚是氣,按住猶如石塊形,
重按輕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費功,按來按去氣血散,臟腑調(diào)和病不生。
臍下二指名氣海,按之有動氣脈橫,丹田不通生百病,體衰身懈氣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動脈明氣沖,一連按動數(shù)十次,小腹淤氣往下行。
陰股動脈通五里,伸手摩脈抓大筋,能調(diào)五臟陰陽氣,疼痛難忍方為真。
陰陵穴在麥輔骨,手指振動筋有聲,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氣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盡,再從背後一程行,君若試探勞心記,胸腹疾病定掃清。
平肩大筋真氣聚,捏此開通氣血行,脊骨旁邊一寸五,此是太陽膀胱經(jīng),
兩條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聲,內(nèi)連五臟與六腑,風寒暑濕盡皆通。
伸手抓到腎俞穴,按之大痛穴為真,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見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術(shù)定非輕,腎旁左右名帶脈,大筋揪起痛更憎,
能降脅下陰陽氣,六脈調(diào)和甚分明。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兩旁,
伸手連揉數(shù)十次,背氣相通到腿上。承扶閉結(jié)用腳踩,此穴陰股綰中央,
腿上酸麻氣血降,患者不覺細參詳。陽陵泉在膝外側(cè),振動小筋痛難當。
承山能治五臟病,伸手摸捏痛非常。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難言不要忙,
此穴能調(diào)周身氣,寒火腹痛立消亡。按摩能調(diào)陰陽氣,總使氣血歸位鄉(xiāng),
運妙手功勝良藥,著手成春變安康,救災(zāi)濟世行方便,存仁施德壽延長。
原帖由 小王子的肉絲 于 2008/1/24 20:49 發(fā)表
多謝,要是有解釋就更好了。
原帖由 健康源 于 2008/1/24 22:16 發(fā)表
頭面手足諸般癥,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動脈,二七呼吸臂上通。
前后呼應(yīng),前面是方法(按定人迎),后面是時間(二七呼吸)和功效(臂上通).
原帖由 ding602 于 2008/1/28 11:21 發(fā)表
謝謝樓主,我已經(jīng)收藏過了。順便和大家探討一下:臍下二指名氣海,按之有動氣脈橫,丹田不通生百病,體衰身懈氣力空。--我就是按住氣海會感覺到一跳一跳的,什么叫“氣脈橫”呢?是指氣脈堵塞呢么?要怎么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