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有因腎經(jīng)氣實,其熱上沖于耳遂使津液壅而為膿,或為清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中灌為膿者。古法主內(nèi)服蔓荊子散(如蔓荊子、粉干葛、赤芍、前胡、桑白皮、木通、生地、白芍、赤苓、升麻、甘草,燈芯為引),外用龍骨散(如 龍骨、明白礬、真鉛丹、胭脂胚、當門子,共為末),先以棉展干耳內(nèi)膿,將藥吹耳即愈。
〔真按〕小兒耳內(nèi)悶腫出膿,必先驗其膿色∶耳疳則出黑色臭膿;震耳則出青膿;纏耳則出白膿,停耳則出黃膿。
以上四癥,俱由胃濕與肝火相兼而成。但以野菊花、馬兜鈴、通草,煎服。是以清肺瀉肝。外用 龍骨、炒五倍子、乳香、枯礬、血余炭,各等分,共研細末,吹之即干。
若耳內(nèi)有蟲,膿血不止,則用雞蛋一個,豬肝五錢,俱用香油炒,再以黑芝麻一兩,炒研共搗融,微火烘暖,攤綢上貼耳外,血蟲出盡即干。
惟風耳則出紅膿。
此偏于肝經(jīng)血熱。宜內(nèi)服四物湯加丹皮、石菖蒲。耳內(nèi)有膿先絞凈,再以桑螵蛸五分,燒存性,和麝香五厘,研末摻入,其效如神。
附例:
小兒耳中出血,但用五色龍骨 研細末,吹入耳中即止。
小兒耳旁赤腫,皆屬熱毒,若不急治,必成大癰。內(nèi)服柴胡、連翹、龍膽草、甘草,以瀉膽火。外以綠豆粉zxtf.net.cn/hushi/不拘多少,以老醋調(diào)成膏敷腫處,干則易之,而腫易消。
小兒耳珠前后生瘡,浸yin不愈zxtf.net.cn/wsj/,名月蝕瘡。皆用外治之法,但用黃柏、枯礬、滑石、龍骨、海螵蛸,各等分,共為末。瘡濕則用干捻,瘡干則用豬油調(diào)涂,克日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