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基本信息
【來源】
本品為
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黃黑小斑蝥(眼斑芫青) M.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體。
【性味、歸經(jīng)】辛,熱;有大毒。歸肝、胃、腎經(jīng)。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結。
【產(chǎn)地分布】主產(chǎn)于河南、廣西、安徽、江蘇、湖南、貴州等省區(qū)。
【藥材特征】南方大斑蝥:呈長圓形,長1.5~2.5cm,寬0.5~1cm。頭及口器向下垂,有較大的復眼及觸角各一對,觸角多已脫落。背部具革質(zhì)鞘翅1對,黑色,有3條黃色或棕黃色的橫紋;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狀透明的內(nèi)翅2片。胸腹部烏黑色,胸部有足3對。有特殊的臭氣。
黃色小斑蝥:體型較小,長1~1.5cm。
-----------藥典標準
【英文名】 MYLABRIS
【別名】花斑蝥、花殼蟲
【來源】本品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黃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體。夏、秋二季捕捉,悶死或燙死,曬干。
【制法】
生斑蝥:除去雜質(zhì)。
米斑蝥:取凈斑蝥與米拌炒,至米呈黃棕色,取出,除去頭、翅、足。每10kg斑蝥,用米2kg。
【性狀】
南方大斑蝥:呈長圓形,長1.5~2.5cm,寬0.5~1cm。頭及口器向下垂,有較大的復眼及觸角各1 對,觸角多己脫落。背部具革質(zhì)鞘翅1 對,黑色,有3 條黃色或棕黃色的橫紋;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狀透明的內(nèi)翅2 片。胸腹部烏黑色,胸部有足3 對。有特殊的臭氣。
黃黑小斑蝥:體型較小,長1~1.5cm。
【鑒別】取本品粉末3g,加氯仿20ml,振搖,浸泡2 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洗 3 次,每次5ml,小心傾去上清液,殘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丙酮(98: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0.1% 溴甲酚綠
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歸經(jīng)】辛,熱;有大毒。歸肝、胃、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破血消癓,功毒蝕瘡,引赤發(fā)泡。用于癓瘕腫塊,積年頑癬,
瘰疬,贅
疣,
癰疽不潰,惡瘡死肌。
【用法用量】 0.03~0.06g ,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處,不宜大面積用。
【注意】本品有大毒,內(nèi)服慎用,孕婦禁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