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脈并治第五
第八條
原文:諸肢節(jié)疼痛,身體魁贏,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
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桂枝知母湯方: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麻黃二兩,生
姜五兩,
白術五兩,知母四兩,
防風四兩,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釋文】本條論述風濕
流注于筋脈關節(jié),氣血血通行不暢,故肢節(jié)疼痛腫大;痛久不解,正氣日衰,邪氣日盛,故身體逐漸消瘦;風邪上犯,則頭昏目黑;濕阻中焦則短氣嘔惡;濕無出路,流注下肢,則腳腫如脫。病因風寒濕外襲,漸次化熱傷陰,故治以
桂枝芍藥知母湯祛風徐濕,溫經(jīng)散寒,滋陰清熱。方中以桂枝麻黃祛風通陽,附子溫經(jīng)散寒止痛,白術防風去風除濕,知母、芍藥清熱養(yǎng)陰,
生姜、甘草和胃調中。
【醫(yī)案舉例】。
(1)周奠章,年甫二旬,遠行汗出,跌入水中,風濕遂襲筋骨而不覺,始則兩足酸麻,繼而足膝腫大,屈伸不能,兼之兩手戰(zhàn)掉,時而
遺精,體亦贏瘦,療治三年罔效,幾成廢人。左手脈沉弱,右手脈浮濡,脈癥合參,此
鶴膝風癥也。由其汗出入水,汗為水所阻,聚而成濕,濕成則善流關節(jié)。關節(jié)者骨之所湊,筋之所束,又招外風入傷筋骨,風濕相搏,故腳膝腫大而成為鶴膝風。前醫(yī)見病者手戰(zhàn)遺精,誤認為虛,徒用溫補,勢瀕于危。豈知手戰(zhàn)者,系風濕入于肝,肝主筋而筋不為我用,遺精者系風濕入于腎,腎藏精而精不為我攝。溯其致病之由,要皆風濕之厲也,設非驅風去濕,其病終無已時。
療法:擇用仲景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芍藥、甘草調和營衛(wèi),麻黃、防風去風通陽,白術補土去濕,知母利溺散腫,附子通陽開痹,重用生姜以通脈絡。間服
芍藥甘草湯,補陰以柔筋,外用麻黃、
松節(jié)、
芥子包患處,開毛竅以去風濕。
處方:川桂枝四錢,生
白芍三錢,白知母四錢,白術四錢,附子四錢(先煮),麻黃二錢,防風四錢,
炙甘草二錢,生姜五錢。
次方:生白芍六錢,清
炙草三錢
三方:麻黃一兩,松節(jié)一兩,芥子一兩研勻,用酒和調,布包患處。
‘效果:服前方半日許,間服次方一劑,其腳稍伸,仍照前法再服半月,其腳能立,又服一月,漸漸能行。后守服半月,手不戰(zhàn),精不遺,兩足行走如常,今已二十余年矣。
(來源:《全國名醫(yī)驗案類編》第66頁)
(2)康XX,女,19歲,病歷號:80101,因全身關節(jié)呈游走性疼痛半年,伴指(趾)關節(jié)呈梭形腫大,類風濕因子陽性,抗“0”833單位,血沉34毫米/小時,全血粘度5.89,血漿粘度(比)11.87,紅細胞電泳時間29.69秒。服桂枝芍藥知母湯10劑后,自覺癥狀好轉。服藥30劑后,全身關節(jié)疼痛消失,指(趾)呈梭形腫大的關節(jié)消退。化驗檢查:血沉:6毫米/小時,類風濕因子陰性,抗“0”小于833單位,全血粘度(比)5.11,血漿粘度(比))1.75,紅細胞電泳時間20.1秒,痊愈出院,隨訪8個月未復發(fā)。
處方:桂枝12g,生甘草9g,知母9g,白芍9g,生麻黃9g,白術9g,附塊15-30g(先煎半小時),防風9g,生姜9g。
(來源:《中醫(yī)雜志》1981年第1期第38頁)
-----------學習啊。
-----------也談一桂枝芍藥知母湯案例
同鄉(xiāng)宋某,男,55歲,2013年8月7日(農(nóng)歷7月初一,為立秋)為朋友辦喪事至晚3時,由于未帶鑰匙回家敲門,妻子睡熟未聽到,怕打擾妻子睡覺,便在一水池邊,當天穿一短褲,凌晨時覺膝蓋濕冷,亦未在意,坐到天亮回家。翌日,覺雙膝疼痛不適,并開始腫脹,一診所給予消炎鎮(zhèn)痛藥,至第三日卻腫痛不能屈曲,遂來就診。左手脈沉弱,右手脈浮濡,脈癥合參,此風濕癥也。由其夜坐池邊,正值立秋之日,濕邪侵入體內,善流關節(jié),關節(jié)者骨之所湊,筋之所束,又招外風入傷筋骨,風濕相搏,故兩膝腫大而成本病。
擇用仲景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芍藥、甘草調和營衛(wèi),麻黃、防風去風通陽,白術補土去濕,知母利溺散腫,附子通陽開痹,加用川
牛膝以引通脈絡。
處方:桂枝12,生白芍9,知母12,白術15,附子20(先煮),麻黃6,防風12,炙甘草6,
川牛膝15,三劑。
三日后患者來診說,回家服用第一劑時,也不覺有什么效果,私下認也不化驗檢查,拍片,就用這中藥也能治好嗎,持有懷疑態(tài)度。第二劑服下后,膝蓋即不痛矣,三劑服完腫痛全消,已如往常,奔走無妨,此乃仲景之真功啊。
-----------經(jīng)方奇效,只要辯證準確,一劑知,二劑已。學習了。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