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藥鋪抓藥的講究
中國傳統(tǒng)
過去老北京經(jīng)營中藥的一律叫藥鋪,中藥鋪的名號后邊一般都加一個堂字,如:同仁堂、達仁堂、長春堂、西鶴年堂等等。中藥鋪是個特殊行業(yè),管理嚴格,整個抓藥過程程序嚴格,以防止差錯,生客熟悉一律攔在柜臺以外,所以柜臺又叫攔柜;镉嬍盏剿幏剑烷_始抓藥的過程。
先粗看藥方,如果缺少哪味藥,他會立即告訴顧客,如不缺藥他會笑著招呼顧客在柜臺外椅子上等候;镉媽⑺幏秸蛊剑⒂面(zhèn)尺壓好,然后在柜臺上鋪好大大小小的包裝紙,依次用戥子按劑量抓藥。一個藥方可能要抓三四服(也稱三四劑)藥,每
一味藥都要單獨包成小包兒,而且每小包藥內必須放入一張相對應的小畫片,該畫片印有該味藥的藥名和該藥的圖形,為的是讓顧客在煎藥時再復核一遍,以防出錯,畫片的大小相當于半張撲克牌。用戥子稱好藥后,并不急于包包兒,而是要請另一位師傅,按藥方依次核對,無誤后點頭應允方可包上這帶小畫片的小藥包兒,小藥包兒并不捆扎,而要將三劑藥的小包兒合成三個大包,三個大包的尺寸和形狀完全一樣,每一劑藥都包成平頂?shù)慕鹱炙巍?br > 這大概是中藥鋪的統(tǒng)一規(guī)定,全市中草藥都是如此包裝。
大藥包的包裝紙上印有店名、地址、經(jīng)營內容等等。每一個大包都要用麻繩兒捆牢,草藥中如有需要先煎的,則應單獨捆好,拴在大藥包外,同時向顧客交代清楚,三劑藥捆好以后要將藥方和小網(wǎng)子別在大藥包上,結賬后整個抓藥過程方告完畢。
-----------現(xiàn)在不管這些了
-----------真不錯!
現(xiàn)在都是先在電腦了把藥名輸進去,然后電腦劃價,交完錢,再取藥。抓藥時比如說要三劑,就是稱三份的量,用眼睛看看著差不多就分為三分,根本不會給你稱的。最后所有藥都混在一起,然后裝在密封所料袋里。。。。
好一點的是伙計比較熟,直接用算盤算出來,然后去給你抓藥。稱重分份,還是用紙包起來,上面捆上藥方一起扎起來。唉!,F(xiàn)在的中藥,不怪先生藥方,藥有問題啊。。
-----------從小就看抓藥,實際里面學問多多。手還有手法,還要嘗、再加工,還有神仙
一把抓,----
這“錢”與“克”的換算,也是一天大的問題,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
-----------對哦,有些藥像
豆蔻要搗爛之后才給人家啊,有的都不理,就那么的給人家了。
哦,一元老師,漢代一錢1.5625g?明朝是一錢應該是3.125……克啊?不是5g吧。老師這個問題 給我們講講?
-----------實際里面學問多多。手還有手法,還要嘗、再加工!!!!!!!!!!!
-----------中醫(yī)是中國千百年的積淀,遵古才能揚中醫(yī)
-----------平時準備好常用的二十幾味藥,沒有的可以到藥店單抓。
-----------芳香化濕類后下,搗碎
就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