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金丹、寸金、四黃散、一黃散、破血丹、黃藥、濟陰丹、抑陽散、截血膏、洪寶膏、少林截血丹、紅寶丹
|
處方來源 | 《外科集驗方》。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化血為水,涼肌生肉,去死肌爛肉,破血退腫。
|
主治 | |
制備方法 | 上為末。
|
用法用量 | 茶、酒、湯為使,隨證熱涂。若病勢大熱,可用熱茶調敷;如證稍溫,則用酒調;若用以撮脹,可用3分姜汁、7分茶調;凡瘡口破處,肉硬不消者,瘡口被風所襲也,此方中加獨活以祛風,用熱酒調;年少血壯之人,衰老血敗之士,如有濺血,無藥可止,血盡人亡,若在手足,可用茶調敷手足上下尺余遠;若在胸背腰腹,則全體敷之;治金瘡重者,筋斷脈絕,血盡人亡。如要斷血,須用繩及絹袋縛住人手臂,卻以此方從手臂上,用茶調敷住血路,然后卻用斷血藥掞口,卻不可使內(nèi)補及四物等藥;凡金瘡在頭面上者,血不止,急用此方,茶調團圍敷頸上截血,瘡口邊亦用此敷,軍中方掞口。重10日,輕者3日效;凡金瘡著水,肉翻花者,可用薤汁調此方敷瘡口兩旁,以火微灸之;或用早稻桿煙熏之,瘡口水出即愈,如無水出即是風襲,可用南星茶調敷之即愈;治婦人產(chǎn)后,或經(jīng)絕血行逆上,心不能主,或吐血、鼻衄、舌衄,可以此方用井花水調敷頸上,生艾汁調亦妙,其血立止,然后服藥以絕原;此方用藥調涂熱毒,恐隨干隨痛,赤腫不退,當用雞子清調敷,諸熱毒難干妙;湯火瘡同;打破傷損在胸膈上者,藥通血不下,可用綠豆水調此藥末吞之,即吐出而安。
|
用藥禁忌 | 此方藥性無他,遇涼效少,遇熱效多,故非十分陽證不可輕用,恐或凝寒,治療費力。若夫金瘡出血,非此不可,乃第一藥,余外但可為前二藥之佐使爾,當審之審之。
|
臨床應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金丹、寸金、四黃散、一黃散、破血丹、黃藥(原書同卷)、濟陰丹(《正體類要》卷下)、抑陽散(《保嬰攝要》卷十五)、截血膏(《準繩·瘍醫(yī)》卷六)、洪寶膏(《壽世保元》卷九)、少林截血丹(《理瀹》)、紅寶丹(《外科證治全書》卷五)。
|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