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外臺》卷十六引《小品方》。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清散上焦,溫補下焦。
|
主治 |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4升,煮取1升半,分再服。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血證論》:此方用甘、棗,從中宮以運上下;姜、薇清散,使上焦之火不郁;附、芍、龍、牡溫斂,使下焦之火歸根。合觀其方,以溫為正治,以清為反佐,真寒假熱,虛陽上浮,為對證。 2.《江蘇中醫(yī)》(1986;11:22):二加龍骨湯以白薇配附子,龍骨配牡蠣為兩組主藥,取附子溫導(dǎo)浮陽,守而不走;白薇從陰中泄熱,寒熱互用,導(dǎo)火泄熱,不治陰虛而陰自安。配以龍、牡鎮(zhèn)潛攝納,咸降益陰,合為用陽和陰之法。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