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水產魚養(yǎng)殖不可掉以輕心
-----
(4月9日)今晨,長江以南大部地區(qū)氣溫繼續(xù)維持低位,華南大部氣溫在10~15℃,江南、江淮等地依然不足10℃。預計明日起,南方大部地區(qū)將逐步回升。今天白天到夜間,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大部、吉林東部、西藏東部、青海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qū)有小雪或雨夾雪;東北地區(qū)中部、西南地區(qū)大部、江南大部、華南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云南南部局地有大雨。春季時節(jié),陰雨北風天氣多有發(fā)生,冷暖交替現象頻繁,發(fā)生“倒春寒”現象較多,中國水產門戶網在此提醒廣大水產養(yǎng)殖戶應該注意:首要任務是防寒防雨:加高水位,保持在2米以上,加固塘基,提高池塘保水能力;經常檢修防寒棚,氣溫回升后或中午前后可揭開棚蓋,以利通風透氣增加溶氧;于上風處搭
防風障,防止冷風直接吹襲池塘;圍養(yǎng)水
葫蘆,阻止塘水上下對流,推遲塘底降溫的時間。低溫時不宜捕魚,網捕時魚群被迫劇烈活動,增加其體力消耗,加快其體質下降;有些品種的魚如羅非魚會于水底集群以相互取暖,捕魚時會使魚群受驚散開,造成
凍傷。寒潮天氣雨水比塘水溫度低且偏酸性,故要在魚塘的四周挖一條深0.5米、寬0.7米的排水溝,方便及時排除雨水,防止塘內溫度和酸堿度進一步降低。病害增多入冬時水溫下降,致病菌的致病性降低,魚病減少,養(yǎng)殖戶減少或不再采取防病措施,致使致病菌存活于魚體內或水體中。越冬期間致病菌長時間慢速繁殖,并在入春后水溫回升期繁殖速度加快,數量陡增,致病力增強,危害增加,再加上越冬后魚體體質下降,魚病發(fā)生增多。近期氣候不穩(wěn)定雨量增多,淡水養(yǎng)殖魚類的水霉病、愛德華氏病和纖毛蟲病等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將會升高,要對越冬池實行殺菌消毒。常用藥物和使用濃度分別為:
高錳酸鉀,每畝1米水深用1千克;二溴海因每畝1米水深用50克。針對錨頭鳋等寄生蟲病的防治對策是:每畝水深1米,用晶體敵百蟲0.1-0.15千克兌水潑灑,每天1次,連續(xù)3次。 水質突變春季低溫陰雨和忽冷忽熱的天氣導致池塘內的藻類大量死亡,水體溶氧減少,水中有益菌群活性降低,水色變黑。水質的惡化造成塘魚浮頭,甚至死亡。遇到上述情況應及時換新水(換水15-35厘米為佳),并將生
石灰(每畝7-10千克)稀釋后的澄清液全塘潑灑,以殺菌消毒、凝集懸浮物和適當平衡酸堿性,改善水質。水溫較低時施用水質改良劑要適當加大用量并給水體增氧。另一方面,浮游植物的生長跟不上浮游動物的繁殖速度,被大量吃掉,致使原來青褐色的塘水變清變透。其對策是:及時注入新水或施用增氧劑,以增加水中溶氧;每畝水深1米用晶體敵百蟲0.1-0.15千克兌水潑灑;追施發(fā)酵過的有機肥或其他促進浮游植物生長繁殖的制劑。除以上措施外,還要注意隨氣溫變化適時、適量投餌,并添加免疫增強劑和定期投喂藥餌,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御寒能力。此外,要及時撈出凍傷、凍死的魚防止水質被污染。
畜牧導航:
養(yǎng)魚資訊 養(yǎng)魚技術 魚價格行情 魚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魚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