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產蛋開產推遲的原因是什么?
-----
1.體重控制 (1)6周齡體重不達標,均勻度差。許多養(yǎng)雞戶都犯有同樣的錯誤,就是在育雛期只考慮飼養(yǎng)數量或者說只考慮育雛籠的利用而忽視了合理的飼養(yǎng)密度,這樣就造成了部分小雞爭不到料和水,發(fā)育遲緩。育雛結束后體重不達標,均勻度極差,另外,有些雛雞飼料質量低下也是造成雛雞體重不達標的另一重要原因,結果是成活率高,合格率低。因此,筆者建議育雛期要有合理的密度,即第1周30~40只/平方米;第2周25~30只/平方米;第3周18~20只/平方米;第4~6周14~18只/平方米。 (2)育成期增重不勻,體重波動大,雞群體質差;育成期要求每周抽樣稱重5%~10%(不低于50只雞),以正確了解雞群的體重情況,從而確定下周的飼料量。在確定下周的飼料量時,要注意以下兒方面:第一參照手冊所給的喂料量,一般手冊所給的喂料量只是參考,執(zhí)行時要根據本場的情況(即飼料營養(yǎng)水平、雞舍溫度、喂料設備等)進行調整;第二考慮飼料滯后效應問題,就是我們在本周調節(jié)飼料后,3周后體重才表現出來;第三,不能減料。 (3)15周后過分限制體重大的雞。蛋雞育成期均勻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以后的產蛋,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如果過分地追求均勻度,對生產也是不利的。筆者了解到,有些雞場不注意育成期的均勻度,
盲目給料,再加上飼養(yǎng)密度不合理造成均勻度極差。發(fā)現問題之后,又盲目地追求雞群的均勻度,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們經常分群、調雞,并在分群后不給大雞加料,個別雞場發(fā)現飼養(yǎng)員私下減料以控制體重;對小雞大量加料,以在短期內使雞群體重一致。這樣在15周前如體重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對產蛋影響不太大,15周后這樣做會使體重較大的雞因沒有足夠的營養(yǎng)而不能正常生產,同時體重較小的雞因加料過快,雖然體重很快趕上了,但由于此期增加的大部分是脂肪,生殖系統(tǒng)來不及發(fā)育,也就不能適時開產,均勻度很高(90%以上),就是產蛋率不高。 (4)順季開產的雞,開產體重偏低。 2.光照 (1)光照時間(人工補光時間):我國地處北半球,自然光照最長的一天是夏至(6月21或22日),最短的一天是冬至(12月21或22日)。在9~12月份進雞稱"順季",育成階段處在日照逐漸增長的季節(jié),這有利于雞的性成熟,出現開產提前。在3~6月份進雞稱"逆季",育成階段處在日照逐漸縮短的季節(jié),對蛋雞性成熟非常不利,特別是進入15周以后開始進入性成熟階段,此期如果光照縮短,就會造成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遲緩,所以要求從15周開始補光以滿足性成熟。 (2)光照強度:蛋雞較為合適的光照強度是10勒克斯,但在夏季雞舍向陽面,自然光照強度較高,靠窗1000勒克斯,中間400~600勒克斯。據國外專家介紹,雞對不及白天光照強度1%的補光認為是黑暗,即白天1000勒克斯光照,晚上補充10勒克斯光照起不到刺激作用,所以靠陽面的雞產蛋推遲,如果電壓不足,光照強度只有5勒克斯,就基本沒有產蛋高峰。 3.環(huán)境影響 (1)溫度:蛋雞生長、生產的理想溫度為18~23℃,低于18℃雞用于維持體溫的飼料增加,低于13℃就會影響生長發(fā)育及產蛋。當雞舍溫度過低時,如不及時增加飼料喂量,就會造成相對的能量不足,從而延遲開產。到冬季有些養(yǎng)雞戶不增加取暖設施,靠雞群產熱來維持舍溫是非常錯誤的。 (2)濕度與通風:蛋雞要求0~4周齡相對濕度60%~70%,4周以后50%~60%。雞舍濕度的高低與雞舍溫度及通風有關。當舍溫一定時,通風量越大,排出舍外的水分越多,濕度下降;通風量一定時,舍溫越高,空氣中含水量高,從而排出舍外的水分越多,濕度下降。所以雞舍溫度過低或通風量不足(冬季每千克體重每小時需要1~5立方米的換氣量)都會使舍內濕度升高,墊料潮濕,長期下去易發(fā)生球蟲病或大腸桿菌等細菌性疾病,從而影響蛋雞生長發(fā)育,推遲開產。
畜牧導航:
養(yǎng)雞資訊 雞價格行情 養(yǎng)雞技術 雞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雞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