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
釋名 | |
產(chǎn)地 | |
生境 | |
性味 | 辛甘大熱。有小毒。 |
歸經(jīng) | 入肝腎血分。 |
藥物形態(tài) | 根似狗脊而大。 |
品種考證 | 交趾桂最佳。(體松皮直、起花、紫肉黑油、味甜多辣少、今難得。)其次蒙自桂可用。(距交趾不甚遠(yuǎn)。)其次安南桂。東京桂亦可用。(以上三宗、體略松、皮直、有花、紫肉、黃油多、黑油少、味甜少辣多。)姚桂、潯桂、紫荊桂。(俱體重、皮不直、有花皆做上、味甚辣略甜。)用之不能治病。洋桂、云南桂。(體皆急重、切開肉內(nèi)、有白點(diǎn)起絲、味苦辣、嘗之舌上稠膩、甚至麻木。)皆大有害。萬不可用。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去粗皮。(其毒在皮。)不見火。須臨用切碎、群藥煎好方入、煎一二沸即服。)得人參、甘草、麥冬良。 |
質(zhì)量鑒定 | |
主治 | 治痼冷沉寒。下焦腹痛。奔豚疝瘕。疏痛百脈。宣導(dǎo)百藥。能抑肝風(fēng)。療虛寒惡食。濕盛泄瀉。引無根之火。降而歸元。從治咳逆結(jié)氣。目赤腫痛。格陽喉痹。上熱下寒等證。通經(jīng)催生墮胎。 |
功用 | 補(bǔ)命門火、平肝通血脈、引火歸元。 氣厚純陽。入肝腎血分。補(bǔ)命門相火之不足。益陽消陰。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yīng)用 | (足躄筋急、桂末和白酒涂之、外腎偏腫、桂末水調(diào)方寸匕、涂之。) |
配伍應(yīng)用 | |
配伍禁忌 | 忌生蔥、石脂。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jī)理 | |
全文 | 肉桂 大燥、補(bǔ)命門火、平肝通血脈、引火歸元。 辛甘大熱。有小毒。氣厚純陽。入肝腎血分。補(bǔ)命門相火之不足。(兩腎中間、先天祖氣、乃真火也、人若無此真陽之火、則無以蒸糟粕而化精微、脾胃衰敗、氣盡而亡矣。)益陽消陰。治痼冷沉寒。下焦腹痛。奔豚疝瘕。疏痛百脈。宣導(dǎo)百藥。能抑肝風(fēng)。(木得桂而枯、削桂釘木根、其木即死。)而扶脾土。(肝木盛則克土、辛平肝木、甘益脾土。)療虛寒惡食。濕盛泄瀉。(土為木克、不能防水、古行水方中多用之、如五苓散之類。)引無根之火。降而歸元。從治咳逆結(jié)氣。目赤腫痛。格陽喉痹。上熱下寒等證。(以熱攻熱、名曰從治、若肺熱氣不下行、每上見熱證、下見足冷、設(shè)誤用之、禍不旋踵。)通經(jīng)催生墮胎。(辛熱能動(dòng)血。)交趾桂最佳。(體松皮直、起花、紫肉黑油、味甜多辣少、今難得。)其次蒙自桂可用。(距交趾不甚遠(yuǎn)。)其次安南桂。東京桂亦可用。(以上三宗、體略松、皮直、有花、紫肉、黃油多、黑油少、味甜少辣多。)姚桂、潯桂、紫荊桂。(俱體重、皮不直、有花皆做上、味甚辣略甜。)用之不能治病。洋桂、云南桂。(體皆急重、切開肉內(nèi)、有白點(diǎn)起絲、味苦辣、嘗之舌上稠膩、甚至麻木。)皆大有害。萬不可用。去粗皮。(其毒在皮。)不見火。須臨用切碎、群藥煎好方入、煎一二沸即服。)得人參、甘草、麥冬良。忌生蔥、石脂。(足躄筋急、桂末和白酒涂之、外腎偏腫、桂末水調(diào)方寸匕、涂之。)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