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土附卵 |
漢語拼音 | tu fu zi |
英文名 | seed of common monkshood prepared daughter root |
藥材基原 | 為塘鱧科動物沙塘鱧的卵。 |
動植物形態(tài) | 沙塘鱧,體粗壯,前部呈圓筒形,后部側(cè)扁。體長約18cm。頭部大,稍扁平,較軀體為闊?谏衔唬诹褜挿剑骂M長于上頜。鱗耙上有小刺。眼小,上位,眼間隔凹入。體側(cè)和背部被櫛鱗;腹部為圓鱗,側(cè)線鱗33-37。生殖乳突明顯,雌者較寬大,末端分叉,雄者三角形,末端尖細(xì)。背倒塌2個。第1背鰭Ⅶ-Ⅷ,第2背鰭Ⅰ,8-9。臀鰭Ⅰ,7。胸鰭大,腹鰭胸位,尾鰭圓形。背部黑褐色,體側(cè)有黑色斑紋,腹部淡黃,無黑色斑點。 |
資源分布 | 分布一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多生活于河溝及湖泊中喜棲息于泥沙、雜草和碎石較多且相混雜的岸邊淺水中游泳力不強。產(chǎn)卵期4-6月。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4-6月產(chǎn)卵前捕撈,剖腹取卵,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咸;性平 |
歸經(jīng) | 腎經(jīng) |
功效 | 助相火;開胃;利水 |
功效分類 | 補腎藥 |
主治 | 腎虛陽痿;消化不良;水腫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食,適量。 |
用藥禁忌 | 《食物考》:“小狼戒食。”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Odontobutis obscura (Temminck et Schlegel) |
科屬分類 | 塘鱧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