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臭橘葉。 |
漢語拼音 | gou ju ye |
英文名 | Leaf of Trifoliate-orange |
藥材基原 | 為蕓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uifoliata (L.)Raf.的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枸橘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無毛;分枝多,小枝呈扁壓狀。莖枝具腋生粗大的棘刺,長(zhǎng)1-5cm,刺基部扁平。葉互生,三出復(fù)葉;葉柄長(zhǎng)1-3cm,寬2-5mm;頂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zhǎng)1.5-6cm,寬0.7-3cm,先端微凹或圓,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明顯小鋸齒;側(cè)生小葉較小,橢圓狀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時(shí)在主 脈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點(diǎn);ò咨,具短柄,單生或成對(duì)生于二年生枝條葉腋,常先葉開放,有香氣;萼片5,卵狀三角形,長(zhǎng)5-6mm;花瓣5,倒卵狀匙形,長(zhǎng)1.5-3cm,寬0.5-1.5cm;雄蕊8-20或更多,長(zhǎng)短不等;雌蕊1,子房近球形,密被短柔毛,6-8室,每室具數(shù)枚胚珠,花柱粗短,柱頭頭狀。柑果球形,直徑2-5cm,熟時(shí)橙黃色,密被短柔毛,具很多油腺,芳香,柄粗短,宿存于枝上。種子多數(shù)。花期4-5月,果期7-10月。 |
資源分布 | 陜西、甘肅、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多栽培于路旁、庭園作綠籬。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葉多為三出復(fù)葉,小葉片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橢圓形至倒卵形,長(zhǎng)1.5-5cm,寬1-3cm,先瑞圓或微凹,基部楔形,稍不對(duì)稱,邊緣有波形鋸齒,上面暗黃綠 色,主脈被疏短柔毛,下面發(fā)黃綠色,對(duì)光透視有多數(shù)透明腺點(diǎn);總?cè)~柄長(zhǎng)0.5-3cm,具翼,寬3-5mm。微革質(zhì)而脆。有特異香氣,味辛辣、微苦。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葉含枳屬甙(poncirin),新枳屬甙(neoponcirin),柚皮甙(naringin)和野漆樹甙(rhoifolin)等黃酮化物。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 |
歸經(jīng) | 肺;胃;大腸經(jīng) |
功效 | 理氣止嘔;消腫散結(jié)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藥;消腫藥 |
主治 | 噎膈;反胃;嘔吐;梅核氣;疝氣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鮮品30g;或炒研末,第次3-6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茶譜》:嫩葉煎湯代茶,去風(fēng)。 2.《上海常用中草藥》:行氣,消結(jié),止嘔。治噎膈反胃,嘔吐,口瘡。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Poncirus tuifoliata (L.)Raf.[Citrus trifoliata L.] |
科屬分類 | 蕓香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