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假絡(luò)麻、野棉花秸。
|
漢語拼音 |
mu da di hua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梧桐科植物馬松子的莖、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馬松子 直立、多分枝的亞灌木狀草本,高不及1m。枝黃褐色,略被星狀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25mm,被柔毛;托葉條形,長2-4mm,被毛;葉片膜質(zhì)或薄紙質(zhì),卵形、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稀有不明顯的3淺裂,長2.5-7cm,寬1-1.3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有鋸齒,上面近于無毛,下面略被星狀短柔毛;基生脈5條。密傘花序或團(tuán)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小苞片條形,具緣毛,混生在花序內(nèi);萼鐘狀,5淺裂,長約2.5mm,外面被長柔毛和剛毛,內(nèi)面無毛,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后變?yōu)榈t色,長圓形,長約6mm,基部收縮;雄蕊5,下部連合成筒,與花瓣對(duì)生;子房無柄,5室,密被柔毛,花柱5枚,線狀蒴果圓球形,具5棱,直徑5-6mm,被長柔毛,每室具種子1-2顆,種子卵形,略成三角狀,褐黑色,長2-3mm;ㄆ谙、秋季。
|
資源分布 |
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南及臺(tái)灣、四川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田野或低丘陵曠野間。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季采收,扎成把,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葉卵形或三角狀披針形,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邊緣有小齒,下面沿葉脈疏被短毛,葉長1-7cm,寬0.7-3cm;葉柄長5-20mm。氣微,味苦。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馬松子地上部分含生物堿:蛇婆子堿(adoue-tine)Y',馬松子環(huán)肽堿(melofoline),歐鼠李葉堿(frangnfo-line),歐鼠李堿(franganine),馬松子堿(melochicorine)及6-甲氧基-3-丙烯基-2-吡啶羧酸(6-methoxy-3-propenyl-2-pyridine-carboxylic acid),另含無羈萜(friedelin),無羈萜醇(friedelinol),β-香樹脂醇(β-amyrin),三十四醇(tetratriacontanol),27-甲基-1,3-二十八烷二醇(27-methyloctacosane-1,3-diol),24-乙基-2-甲基-1-四十三烯-3,23-二醇(24-ethyl-2-methyltritetracont-1-ene-3,23-di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β-谷甾醇酯(β-sitoterylstear-ate),硬脂酸乙酯(ethylstearate),4-壬烯酸廿九烷醇酯(nonacosyl-non-4-enoate),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牡荊素(vitexin),洋槐甙(robinin);葉還含馬松子甙即蜀葵甙元-8-O-葡糖甙酸(melocorine,herbacetin-8-O-glu-curonide),棉花皮素-8-O-β-D-葡糖醛酸甙(hibifolin, gossypetin-8-O-β-D-glucuronide),三葉豆甙即山柰酚-3-O-β-D-半乳糖甙(tri-folin, kaempferol-3-O-β-D-galactosid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淡;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利濕;止癢
|
功效分類 |
清熱利濕藥;止癢藥
|
主治 |
急性黃疸型肝炎;皮膚癢疹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Melochia corchorifolia L.
|
科屬分類 |
梧桐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