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dao gen ye s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唇形科植物藍(lán)萼香茶散的全草或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藍(lán)萼香茶菜,多年生草本,莖高達(dá)1.5m。莖下部被疏柔毛,上部近無毛。葉對生;葉柄長0.5-3cm;葉片卵形或?qū)捖研,長6.5-13cm,兩面沿脈略被疏柔毛。聚傘花序具梗,3-5花,組成疏松、頂生圓錐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被微柔毛;花萼筒狀鐘形,長約1.5mm,外被灰折鬼短柔毛及腺點(diǎn),萼齒5,較萼筒短,多少呈二唇形,上唇3齒,中齒略小,下唇2齒,較長,果時增大,長達(dá)3mm;花冠白色,長5.5mm,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淺囊狀,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直伸花冠外。小堅(jiān)果寬倒卵形,先端無毛。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及河北、山西、山東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谷、林下、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葉含蘭萼甲素和乙素(glaucocalyxinA、B),β-谷甾醇(β-sitosterol),熊果酸(ursolic acid),蘭萼丙素(glaucocalyxin C).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健胃消食;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健胃消食藥;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脘腹脹痛;食滯納呆;脅產(chǎn)能黃疸;感冒發(fā)熱;乳癰;蛇蟲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Plectranthus glaucocalyx Maxim.;Isodom glaucocalyx(Maxim.)Kudo]
|
科屬分類 |
唇形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