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國藥典》(2000年版)。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鐵屑(訶子制)250g,寒水石(奶制)300g,土木香150g,木香100g,甘青青藍(lán)150g,紅花150g,五靈脂膏80g。 |
加減 | |
功效 | 行氣活血,平肝清熱止痛。 |
主治 | 用于肝區(qū)疼痛,肝臟腫大。 |
制備方法 | 除五靈脂膏外,其余鐵屑等六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取五靈脂膏與適量水泛丸,另用適量的鐵屑漿(取訶子制鐵屑1份,加水4份,和勻成漿)打光,干燥,即得。 |
用法用量 | 每丸重1g,每次1g,日2次口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本品系藏族驗方。本品為黑色的水丸;氣香,味苦。 (l)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塊片暗黑色,邊緣有光澤。不規(guī)則塊片狀結(jié)晶有玻璃樣光澤,邊緣具明顯的平直紋理。木纖維成束,呈長梭形,具斜紋孔。木纖維成束,呈長梭形,紋孔裂縫狀,或相交成十字形、人字形。葉表皮細(xì)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平周壁有角質(zhì)紋理和毛茸脫落的疤痕,垂周壁連珠狀增厚。花粉粒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43-66μm,外壁具短刺和點狀雕紋,有3個萌發(fā)孔。不規(guī)則團(tuán)塊棕黑色,加50%硫酸溶液迅即溶解。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微溫,濾過。取濾液2ml,加稀鹽酸使成微酸性,加亞鐵氰化鉀試液5滴,放置,溶液顯藍(lán)綠色,再加氫氧化鈉試液3滴,則藍(lán)綠色消失。 (3)取本品粉末4g,加水10ml,浸泡10分鐘,加正己烷-醋酸乙酯(1:1)10ml冷浸3小時,離心,取上清液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木香對照藥材0.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醋酸乙酯(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lán)色主斑點。應(yīng)符合丸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