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3,14(12):532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炒當歸10g,炒白芍10g,桃仁10g,炒山楂10g,益母草10g,丹皮10g,鹿銜草10g,炒地榆15g,潞黨參15g,炮姜炭5g,炒柴胡5g,生甘草5g。 |
加減 | 血瘀甚加澤蘭,增大益母草用量;氣虛明顯加炙黃芪;血熱明顯加紅藤。 |
功效 | |
主治 | 惡露不絕。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3日為1個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本組治療惡露不絕15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94例治療組中結(jié)合全身癥狀可分為氣虛型49例,血熱型32例,血瘀型13例。前2型夾有血瘀者21例。結(jié)果:6日內(nèi)惡露凈止,臨床癥狀消失,為顯效;6日內(nèi)惡露減少,臨床癥狀減輕為有效;連續(xù)治療6日,癥狀無改善為無效。治療組總有效率88%,對照組總有效率72%。2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中醫(yī)分型與療效:3種癥型中,氣虛型總有效率達96%,血熱型81%,血瘀型69%,其中氣虛型與后2型分別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提示氣虛型療效優(yōu)于其它2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