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1,12(3):116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大黃3.6g,硫酸鎂2.6g,山楂1g,活性炭0.9g,白礬0.26g,甘草1.5g。 |
加減 | 丸劑。 |
功效 | |
主治 | 菌痢。 |
制備方法 | 諸藥清除雜質,粉成細末,按以上比例調拌水泛為丸(如綠豆大)封裝瓶內。 |
用法用量 | 成人每次10g(100粒左右),日2-3次;老人及兒童酌減。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菌痢155例,治療組125例中,男75例,女50例;年齡6-70歲。對照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4-77歲。對照組服用痢特靈0.1g,每日4次,復方新諾明2片,日2次,黃連素0.4g,日4次。診斷標準:腹痛、腹瀉、里急后重,部分體溫升高;大便每日3次以上;膿血便,血象升高或正常;細菌培養(yǎng)陽性,分離出致病菌。療效標準:根據(jù)耿貫一《流行病學》所載標準評定。結果:治療組痊愈79例,顯效37例,好轉9例,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痊愈13例,顯效6例,好轉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6.6%。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