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山東中醫(yī)雜志1992,11(4):20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生石膏150g(先煎),金銀花30g,連翹15g,荊芥12g,防風12g,柴胡12g,川芎12g,川羌活12g,獨活12g,菊花10g,薄荷(后下)1Og,甘草6g。 |
加減 | 夏季可去荊芥、防風,加藿香,佩蘭各10g。 |
功效 | |
主治 | 高熱。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10歲以下幼兒酌減。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高熱226例中,男175例,女51例;發(fā)病數(shù)小時至1周;年齡5-50歲;全部病人發(fā)熱均在38.5℃以上。結果:治愈(3日內(nèi)體溫降至正常,兼征消失者)221例,占98%;有效(3日內(nèi)體溫降至正常38℃以下,兼證明顯減輕者)5例,占2%;無效(超過3日體溫不降,諸證無明顯改善者)無;總有效率為1O0%。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