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Dang yao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特木爾-地格達,扎格地格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龍膽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帶花全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瘤毛獐牙菜 Swertia pseudochinensis Hara
一年生草本,高1O~40cm。莖單一或分枝,四棱形,帶紫色。葉對生,無柄,線狀披針形,長2~4cm,先端漸尖,基部狹,全緣。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萼片5,線狀披針形;花冠藍紫色,直徑達2cm,5深裂,開展,裂片狹卵形,內(nèi)側(cè)基部有2腺窩,腺窩邊緣的毛具瘤狀突起;雄蕊5,花藥暗紫色。蒴果橢圓形。花期8~9月。
生于山坡、草地、林邊。分布于東北、華北、河南、山東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帶花全草,除去雜質(zhì),陰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全草長10~40cm。根圓錐形,長2~7cm,黃色或黃褐色,斷面類白色。莖方柱形,多分枝,直徑1~2.5mm;黃綠色或黃棕色帶紫色,節(jié)略膨大;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無柄;完整葉片展平后呈條狀披針形,長2~4cm,寬0.3~0.9cm,先端漸尖,基部狹,全緣。圓錐狀聚傘花序,花冠藍紫色或暗黃色,5深裂,裂片內(nèi)側(cè)基部有2個腺體,其邊緣的流蘇狀毛表面具瘤狀突起。蒴果橢圓形。氣微,味苦。
以花多、味苦者為佳。
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形狀略不規(guī)則,垂周壁波狀彎曲,表面被角質(zhì)層,細胞中央層紋密集,向四周放射狀排列。下表面角質(zhì)層紋較疏。氣孔不等式。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類方形或切向延長,外壁向外突出,外被角質(zhì)層。內(nèi)皮層為1列切向延長的細胞,長24~48μm,寬10~20μm。韌皮部窄,木質(zhì)部占半徑的1/4。髓細胞多角形,髓部多中空。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樣品粉末10g,加甲醇50m1,在60℃水中溫浸lh,濾過。取濾液lm1,濃縮至少量,作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制成對照品溶液,分別吸取兩溶液點于硅膠G-0.5%碳酸鉀薄層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展開,展距11cm。用醋酐-硫酸-乙醇(12:1:20)于105℃烘烤顯色,供試品色譜與對照品色譜在相應(yīng)的位置上呈相應(yīng)紫色斑點。
|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當藥苦苷(swertiamarin)2%~4%,龍膽苦苷(gentiopicrin),龍膽堿即秦艽堿(gentianine),龍膽蒽醌,齊墩果酸,當藥素(swerhsk),異葒草素,異牡荊素(isovitexin),雛菊葉龍膽酮(bellidifolin),當藥呫噸酮(swertianin),甲基當藥呫噸酮(methylswertianin),甲基雛菊葉龍膽酮(methylbellidifo-lin),對葉當藥咕噸酮( decussatin),去甲基雛菊葉龍膽酮(demthylbellidifolin),去甲基當藥呫噸酮(norswertianin)[1]。還含有當藥苷(sweroside),苦當藥酯苷(amaroswerin),苦龍苷(amarogentin)[2]。
|
藥理作用 | 當藥苦苷經(jīng)皮膚表面易于吸收,吸收后分解,生成物可擴張毛細血管,并激活或促進皮膚細胞的酶系統(tǒng),提高皮膚組織的生化功能。當藥咕噸酮、去甲基當藥呫噸酮、甲基當藥呫噸酮等成分,均有抗結(jié)核活性[1]。
|
性味 | 味苦,性寒。效鈍、糙、輕、燥。
《金光注釋集》:“味苦及消化后味苦,效涼、鈍、輕、糙。”
|
功效 | 抑協(xié)日,清熱,愈傷,健胃。
|
主治 | 主治協(xié)日熱,感冒,肝熱,身目發(fā)黃,膽痞,器協(xié)日,臟熱,疫熱,骨熱等。
《論說醫(yī)典》:“清協(xié)日熱。”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藥物研究所.中藥志(第四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8.346
(2)Sakamoto I,et a1.Chem Pharm Bul1,1983,31(1):25
藥理
(1)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藥物研究所.中藥志(第四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346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