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丹饒合
|
漢語拼音 | BADOU
|
拉丁名 | Croton tiglium L.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實。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小喬木,高4~10m。樹皮深灰色,平滑,幼枝綠色,被稀疏星狀柔毛;二年生枝灰綠色,有不明顯黃色細縱裂紋。葉互生,葉柄長2~6cm,托葉早落;葉片卵形,長5~13cm,寬2.5~7cm,頂端漸長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緣有疏淺細鋸齒,兩面均具稀疏星狀毛,掌狀3出脈,近葉柄兩側(cè)各有一無柄腺體。花小,單性,雌雄同株,頂生總狀花序,長8~14cm,花綠色,雄花在上,雌花在下,花梗細而短,有星狀毛;雄花萼片5深裂,花瓣5,反卷,內(nèi)面密生綿狀毛,雄蕊15~20,著生于花盤邊緣,花絲在芽內(nèi)彎曲;花盤腺體與萼片對生;雌花花萼5裂,花瓣5,有無花瓣者,花柱3,柱頭2深裂。蒴果。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北、湖南、福建等地,多為栽培。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谷、林緣、溪旁或密林中。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3~6月,果期6~9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堆置2~3天,攤開,干燥。
|
藥用部位 | 以干燥成熟果實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呈卵圓形,一般具三棱,長1.8~2.2cm,直徑1.4~2cm。表面灰黃色或稍深,粗糙,有縱線6條,頂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開果殼,可見3室,每室含種子1粒。種子呈略扁的橢圓形,長1.2~1.5cm,直徑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點狀的種臍及種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點,其間有隆起的種脊;外種皮薄而脆,內(nèi)種皮呈白色薄膜;種仁黃白色,油質(zhì)。無臭,味辛辣。 顯很鑒別:果實及種子橫切面,外果皮為一列表皮細胞,有氣孔及厚壁性多細胞的星狀毛;中果皮外側(cè)為十余列薄壁細胞,有多數(shù)石細胞單個或成群散在,維管束周圍細胞有時含草酸鈣方晶或簇晶,中部有4~7列纖維狀石細胞,呈帶狀環(huán)列,內(nèi)側(cè)有6~8列徑向延長的長圓形厚壁細胞,壁孔小,內(nèi)果皮為3~5層纖維狀厚壁細胞交迭排列。種皮表皮細胞由一列徑向延長的長方形細胞組成,徑向壁呈不規(guī)則鋸齒狀彎曲;其下為一列厚壁性柵狀細胞,胞腔線形,外端略膨大;向內(nèi)為數(shù)層切向延長的不規(guī)則形薄璧細胞,其間散有螺紋導(dǎo)管;內(nèi)表皮細胞頹廢狀。胚乳細胞類圓形,充滿糊粉粒和脂肪油,另含草酸鈣簇晶。子葉細胞多角形。 粉末鑒別:淺黃棕色,油性重。厚壁性多細胞星狀毛多見,徑(129)210~525μm,由6~15個細胞排列呈放射狀。果皮石細胞類圓形、長方形或纖維狀。果皮內(nèi)層纖維狀厚壁細胞直徑20μm,壁孔和層紋明顯。種皮厚壁柵狀細胞一列,棕色或深棕色,呈細長柱形,排列緊密,稍弧狀偏彎;種皮薄壁柵狀細胞一列,淡黃色,呈類長方形,多破碎,常與種皮厚壁柵狀細胞相連。種皮表皮細胞淡黃色,表面觀呈多角形,直徑13~27μm,胞腔含有棕色物或顆粒狀物;內(nèi)胚乳細胞類圓形,壁薄,胞腔內(nèi)充滿圓形糊粉粒,并合脂肪油滴,較小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子葉細胞類圓形,較小,含糊粉粒、脂肪油滴及簇晶;草酸鈣簇晶大小不一,直徑7~31μm,棱角多尖銳;外胚乳頹廢組織的細胞界限不明顯,布有螺紋導(dǎo)管及較小的簇晶。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種子含巴豆油50%~60%,蛋白質(zhì)約18%。蛋白質(zhì)中含巴豆毒素(crotin),是一種類似蓖麻子毒蛋白的物質(zhì),為巴豆白朊及巴豆球朊的混合物;另含巴豆甙(crotonside,C(10)H(13)O(5)N(5))、氨基酸及酶等。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膏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毒性:巴豆油和巴豆毒素,具原漿毒樣作用。人服20滴巴豆油可致死。對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使皮膚發(fā)紅斑、灼熱感和瘙癢,甚至水腫或發(fā)展為膿瘡。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砒汞膏:水銀(制)、紅信石、巴豆、膽礬。
|
藥性 | 味辛、苦而甘,性溫。
《味氣鐵鬘》:性平、銳。
《藏藥配方新編》:味辛,性溫。
《新編藏醫(yī)學(xué)》:味辛、苦而甘,性溫。
《藏醫(yī)百科全書》:味辛、苦,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下瀉食物積滯不化。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治不消化癥。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1.5~3g。外用適量,研末涂患處。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砒汞膏:水銀(制)、紅信石、巴豆、膽礬各等分。共研細粉,調(diào)成軟膏,敷于劍突之上一寸許,功效化濕止癢。用于疥癬及皮膚搔癢等各種皮膚病。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記載,丹饒合銳瀉,分為丹饒合、丹查、如巴瑪三種。丹饒合為佳品,葉、莖狀如大黃,色綠,有些很紅,節(jié)間比大黃短,葉柄和莖均中空,植株直立,葉九深裂或五深裂,比大黃葉小,如蜀葵葉大小,葉形多樣,花白色,在花梗頂端總狀疊生,遍身生刺,果實象三龜相對,內(nèi)有黑色種子,小而圓滑,稱為札益帕拉。丹查,又名智薩拉巴,其種子象去頭螵蛸。如巴瑪,產(chǎn)于門域,比上述種大,粗糙,龜形,為劣品!段稓忤F鬘》記載,丹饒合性平,銳!缎螒B(tài)比喻》記載,丹饒合生于溫暖之地,根粗而長,葉大微粗糙,莖中空,有節(jié),功效吐、瀉培根;丹查生于陰山林間,葉略粗,莖長纏繞它樹,果實同丹饒合。 據(jù)查證,丹饒合和丹查目前各地使用的原藥材,分別為大戟科植物巴豆和蓖麻。如巴瑪因記載不詳,待查。 丹饒合和丹查各地用法不一。青海、云南根據(jù)種子色黑、形小和功效等特征,將巴豆作丹饒合入藥,而將具黑棕色斑紋的蓖麻種子作丹查入藥。西藏的用法與上述相反。經(jīng)與藏本草對照,各有相符和矛盾之處,現(xiàn)就與名老藏醫(yī)討論的結(jié)果,以種子的性狀、功效等特征為主的提法,收載了青海、云南的用法,至于植物形態(tài)與《藍琉璃》等所描述相悖之處,暫存疑,盡管丹饒合各地稱謂不同,但已延用成習(xí),初步做了歸結(jié),以供討論。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